近期以来,人工智能“威胁论”一直甚嚣尘上。大概讨论的是,人工如若实现智能,会不会取人类而代之,人类会不会成为智能机械亡奴之类话题。纵观历史发展轨迹,该来的一定会来,只是人工智能会不会成为威胁,尚不能定论,因为人类目前对于思维、意识等等的研究都还不够深入,还不能完全解释自我意识的产生、思维能力的形成等等。但目前人工智能在市场营销领域的应用却成效显著,智能化营销技术正在赋能品牌营销。
回到移动互联大背景下,深度无线化的网民结构正在不断转变中,85后、90一代互联网用户崛起,他们的主动权越来越高,消费场景多样化呈现,带动着全网媒体内容、形式的快速变化,特别是从2015年到2017年,移动的信息流、直播、短视频媒介形式产业风口的出现。随之而来的水涨船高的移动互联红利,让每个人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,追求和标榜个性化,品牌面对的早已不是靠砸广告预算就可以牢牢控制的消费者了。
另一方面,数据市场瞬息万变,中国的数据市场将会从2014年的909EB,发展到2020年的8060EB,占比增长至18%,逐渐成为数据大国,广告生态随之越复杂,传统AdTech模式已经无法连接品牌和消费者,新一代MarTech以数据为核心、新营销技术的出现,弥补了前者不足,而人工智能在流量优化分配、用户体验等提升上贡献巨大。可以说人工智能的爆发和应用,近七成的营销新兴技术由AI衍生,例如VTC(浏览型转化)、ABM、AutoDirecto、AR,PokemonGo等,人工智能将成为决胜数字营销未来的核心技术。
碚曦投资管理集团(Withinlink)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、原WPP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倩玲曾表示,中国在AI和机器学习领域有先天的优势,中国人口众多,每个人所产生的相关的数据量加起来是非常庞大的,AI的运用中重要的基础就是要有非常庞大的数据量。
做千人千面的、有温度、更人性化的产品,是广告行业一直追求的目标。7月26日,小米探索实验室发布新品小米AI音箱:小爱同学。不同的是,它拥有的AI数据优化功能,可以越来越懂用户,成为用户的私人助理,实现千人千面的情感体验。大数据、全场景、参与感这三大基石构成小米智能生态营销,而全场景辐射正是基于小米及小米的智能硬件。小米公司MIUI广告销售中心总经理郑子拓表示,小米除了手机,小米近300款的智能硬件,成为覆盖不同场景的媒介,同时成为不同场景下2亿米粉数据强大的抓手。通过AI的助力,数据、媒介的打通,很好的提升了小米在广告触达、转化的效率。
李倩玲提出,可以利用AI来制作“私人定制”式的广告内容。广告主在与代理商沟通的时候,代理商可以不用完全出稿,只要准备足够多的元素,给元素贴上标签,再把这些标签和用户进行匹配,一旦用户匹配上了于自身行为相应的标签,平台就会把具备这些标签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推送给指定用户,即通过AI来进行大数据的运算提供完备解决方案。
假如我们有100万活跃广告主,每个广告主有很多很多选词,但多达9成的词或者人群标签没有被高效利用(如果靠人工即便系统把词推荐到到广告主面前,广告主也很难甄别和持续完成操作。人在浩如烟海的“词”面前总是显得有心无力)。但利用海量用户数据,通过AI技术进行大数据的运算,深度理解用户意图,对流量和广告做最合适的匹配。让人从庞杂、有心无力的选词等流量匹配解放出来,成为营销在匹配上不二的选择。
比方说,音乐作为一条人类情感的超级链接,能不能引起情感共鸣决定这首创作成功与否。因此如何能够找到强链接的灵感,成为音乐家们的难题。在音乐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知名音乐家、音乐制作人Alex Da Kid 提出一个想法,希望能创作一首引起全美共鸣的歌曲。但当时情况下很难实现,最后联系上在认知计算系统的杰出代表IBM Watson,共同合作出一首“认知歌曲”——《NOT EASY》,2016年10月上线,风靡全美,直至现在。特意找出来听了一下,很大触动。 建议大家也可以听听感受。
Watson拥有当下强大的数据识别模式,可以识别一些弱连接或者是目前难以掌握的数据连接。至少在当下还没有超过Watson的。简单来说,Watson分析了全美前五年的文化数据,以此确定这五年的“情绪温度”,通过文本分析api的集合,Watson色调仪分析,找到最突出情绪,来确定歌曲温度调性,最后确定这五年的情感调性偏忧伤。之后又找到这五年中最火的100首歌曲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,作为情感引导和灵感,最终确定“心碎”一词,并以此命名,创作歌曲《NOT EASY》。此案例正是运用强大的AI智能数据分析的能力,实现音乐的定制创作。
智能营销在智力开发上也有很好的体现。拿日本儿童休闲食品品牌Glico来说,Glico品牌也算是日本人心目中童年的代名词。虽然产品卖得很好,但品牌还是想找到一种方法,创造出真正有助于儿童发展的东西。如何将最新的AI技术与品牌结合起来,成为研究的重心。
研究发现,在世界已经接受编程教育的时候,日本的学校课程却很陈旧落后。最终Glico决策在糖果与代码转化上,与最早使用高级图像识别技术的企业GLICODE达成合作。具体来说,他们通过将糖果转化为代码来教导孩子编程原理的应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Glico 最受欢迎的产品包括Pocky、杏仁峰及 Bisco,代表了序列、条件和循环这三个基本要素的新视觉语言的转换,通过使用物理对象,可以有助于幼儿更直观地学习。通过摆放糖果序列来指导游戏的角色如何移动,一旦铺设好,捕捉到物理序列,移动应用程序自动将其转换为可执行代码,成为2017釜山国际广告节年度大奖获选作品。该技术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,并赢得了计算机科学组织的赞誉。
如今,数字营销已是标配。智能化营销技术,将成为大数据红利下品牌赋能的利器。今后更多的品牌将通过智能营销,提升品牌转化,实践智能决策。
本文地址:
http://www.njanyou.cn/news/1319.html
Tag:
案例 AI 营销 前景
专业服务:
南京网站制作,
南京网站制作公司,
南京网站建设公司
联系电话:025-65016872
上一篇:
你玩“跳一跳”解闷,别人玩“跳一跳”都跳出钱来了,速看2天5万收益思路!
下一篇:
盘点2017那些曾经刷屏的花式营销